ACCA报名,ACCA报名时间,ACCA报名入口,ACCA报名条件,高顿ACCA报名

宁静致远——谈ACCA学习经验

 ACCA人才网广大学员学习ACCA,提供ACCA相关信息和资料,帮助大家顺利地进行备考工作,今次为大家发布的是宁静致远——谈ACCA学习经验 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在2006年9月注册成为ACCA学员,到现在已有两年了。两年中,我共参加了四次全球统考,并通过了十三门课程的考试。 
        回顾这两年学习与考试的历程,我觉得有一点自己非常幸运,就是在一开始时我就了解了ACCA考试难度之高和自己能力之有限。别的不说,就说英语吧,我在大二时开始学ACCA,那时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高考训练出来的程度,做做选择题尚可。但ACCA考试是全英文试卷全英文答题,一门课的答卷动辄要写出十几页的英文答案。这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听着就心虚。我所就读的南京审计学院,进行ACCA培训已十年有余,成绩斐然。对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ACCA学子而言,通过这十四门课的考试几乎是一种宿命,我不想落在全系同学后面,只有笨鸟先飞。另外我也觉得,能在大学阶段考出这样一个难度高又有些“洋味儿”的职业资格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我很愿意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更精彩些。就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压力下和自己的决心中,我开始了苦乐参半的ACCA学习之旅。 
要谈学习经验,我也许并不是最适合的人选。比起技巧性的方法,我反而觉得心态更重要。ACCA考试虽然50分就通过了,我却认为备考时要抱着考80分的心情去准备,不可有投机心理。80分的目标,意味着课程重点几乎要全部掌握。即使这样,最终也未必真能考到高分。可如果一开始只拿“50分通过”来要求自己,挂科的风险就大了。就拿F8 Audit and Assurance来说,众所周知这是一门通过率很低的课程,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审计实务经验的在校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当时同学们都铆足了劲学,结果还是有不少人没能通过。我那时自以为复习得面面俱到,考试时也答完了所有题目,结果是以51分险过。看到这个结果时我很惊讶,为什么会和我想象的有那么大差距呢?那时也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说:“49分,只差一分啊。”有人开玩笑说,所谓49分,就是考官在阅卷后又重新检查一遍,确定不能算通过才给了这个分。这种说法未经考证,不过我却相信49分和50分虽是一分之差,其实有着质的区别。毕竟,究竟学到了多少东西,那些阅卷无数的考官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这就像歌唱比赛的评委常说的一句话:我听你唱一句就知道你在家下了多少工夫。同样地,在考场上答题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下面来谈谈我认为备考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 学习资料 
        无疑教材和真题(或Revision)是必备的学习材料。课本方面,BPP和FTC版本我都曾选用过。相比之下BPP教材写得生动而详尽,FTC版则更简练且重点突出。直观上BPP的书多数较厚,尤其是F9,书厚的程度令人有些望而生畏。如果时间充足能多看几边教材的话,基础当然会更扎实,后面的学习也会更轻松。曾有人向我传授考试成功的秘籍,就是把书看上七遍,必能过关。这办法我最终未能用上,大家通常只有两三个月时间备考,谁能耐着性子看七遍书呢?仅从通过考试的角度而言,做习题显然是更实际更有效的方式。 

Revision是和课本配套并同步更新的练习册,其多数题目来自历年真题,只不过按照题目考察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分类,同时根据每年会计政策或处理方法的变更做了相应的修改。但我却更喜欢做一套一套的历年真题。我总是习惯于先把书通读一遍,对所有的知识做到心中有底,然后开始有计划地做真题。我的感受是,只要不换考官,几年的考题全由一个人出,其中当然有规律可寻。有几门课甚至考题会一再重复。在做真题过程中,也更易发现考试的真正重点,这时再回过头来温习课本上的相关章节,这回的读书就是“精读”了。做真题的过程中我会准备一个摘记本,将每年每道题的考察内容和解题方法的特别之处记录下来。这个摘记本可以说给我带来了诸多便利。有时突然想起某年似乎考过类似的题目,拿出小本子很快就能定位到。也是为了做这样一个记录,我在做题时会花去更多的精力。光是弄懂肯定不够,还要对题目解法做出总结,并用自己的文字写下来,有时也标明课本上相关内容的页码。而我那中英文加符号的总结笔记常常只有我能看懂。这个本子,也使课本和真题达到了真正的有机结合。 
据我所知,现在国内一些培训机构授课时甚至连教材都不用,直接用自己编写的讲义。这些精心编写的讲义往往是针对考试,把知识点整理得相当清晰,用起来十分有效且省时省力,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应对考试总结规律的特长。但也有一条,完善的总结可能会限制人的创造力。须知ACCA喜欢考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角度思维是种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这些通常都要靠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考试时的临场发挥。
 
二、 时间安排 
        这方面在校生还是相当有优势的,只要自制能力好,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一定比上班族多很多。可是我每次考前复习时,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第一次备考时,几乎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后来回想,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职业资格考试的缘故,知之甚少。一旦懂得少就会产生恐慌,一恐慌就会拼命地努力,求好心切。我也是在那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都和自己谈心,也会记录一下学习进度。没想到后来这日记竟成了日程表,第二年考试复习时就会去翻看,看看去年这时学习到什么阶段了,以便调整复习计划。我是个喜欢做短期计划的人,多少时间看完书,多少时间做完一轮真题,心里都要规划好。但我并不把它写下来,心中有数就好,因为计划还是要时常做调整的。写下来而不能按计划行事,是最令人沮丧的。通常来讲,我认为花在课本学习上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书看得太久作题的时间就相应地少了,最后可能会看到一大堆题目无从下手。至于真题要做几套做几轮,这还要根据个人学习效果和该门课程特点而定。若是F4那种重复率极高的课程,真题看上五遍也不嫌多。 

        这里得强调一点,所谓做题还是要动手去解答,去习惯那种节奏,光靠看答案不行。看懂十道题不如自己解出一道题。不妨在考试前一周找两套题进行模拟考试,练练速度和技巧,真正上了考场也不会手足无措。 

三、 团队合作 
        可以说是ACCA考试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魔力。考试前夕几个同学围坐在大桌前讨论问题,互相解惑答疑,这种热烈而积极的场面我以前想都没有想过。高考制度教给我们的更多是竟争意识而不是合作精神。 

        对于“共同进步”,我的感受最为明显。我的考试进度超过了学校的教学进度,学校教授F7、F8、F9时,我已在备考F7、F8和P1、P3了。两门自学的课程实在是叫人头疼,好在身边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可以让我依靠。我们一起上自习,一起解决困难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互相鼓励。学习过程中总会有倦怠的时候,也会想到放弃,可是看到他们专注的样子,那个要强的自己就很快回来了。一年前的审计署北京夏令营让我结识了其他高校成建制ACCA班的学友,后来我们甚至会用短信和电邮来讨论问题,交流信息。这一切都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这条充满挑战的路,我们分享着青春燃烧的日子,能够“一起走到”是最棒的体验。 

        作为一个学员,我也很想以考生角度谈谈ACCA课程的体系与结构。 
        新大纲下的十六门课程分为FUNDAMENTAL和PROFESSIONAL两个阶段,涉及了财会,审计,管理学,法律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知识。顾名思义,F阶段是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考试要求较低。P阶段则是对前一部分课程的引申和发展,这些课程引入了作为未来的高级会计师所必须具备的更高级的职业技能。具体一点讲,P阶段更倾向于学员站在企业高层的角度,思考战略,而不是只考虑财务层面。比起旧大纲来难度有所降低,尤其是F阶段的前三门课全部采用选择题,避免了大量学员被旧大纲1.3卡住的尴尬。其中F2 Management Accounting和 F9 Financial Management以及P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一脉相承,都是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P4是选修课,可以说是F9的升级版,出题方式也比较多样化,在P阶段的所有课程中也属较难的一门。我建议想选修这门课的学友们首先要学好F9,同时可以找一些中文的财务管理教材(如CPA的《财务管理》)来看,以助理解。 

         前面提到过的F8 Audit and Assurance和与之相应的P7 Advanced Audit and Assurance因为涉及到许多审计实务,也使很多学员遭遇滑铁卢,F8更被认为是进入P阶段前最困难的一道“坎”。条件允许的话,不妨将F8和P1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一次考过。P1是新大纲下一门新的课程,其实比起其他P阶段课程要简单很多,内容又与F8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两门课一起准备,是符合效率性与效果性原则的。 
        除了F8,F阶段另一门不得不提的高难度课程当属F4 Corporate and Business Law了。这门课的难点在于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概念和层出不穷的案例。不过F4的可爱之处在于它考题重复的频率非常高。同样的概念甚至类似的案情会一再被考察。对于这样的考试,行之有效的笨办法就是“背”了,不说整道整道题地背,其中一些时常出现的标准“法言法语”是一定要记住的。 
        另外F3 Financial Accounting ,F7 Financial Reporting 和P2 Corporate Reporting是ACCA的会计学课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相信大部分学员都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上手并不难。P2的考察是较宏观的,有时也上升到了理论层面,会具体到某几个IAS。掌握庞杂的财会知识及处理方法不是件易事,我想能学好P2对工作应该也会很有帮助吧。 
         P5 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是一门难度不高的课程,很多题目的解答要靠常识和逻辑思维。其中分值较高的第一大题常常很像一道巨大的应用题,但计算出结果是一方面,能用数字来分析问题则是更重要的一种能力。 

        在此,我还要对其他像我一样在大学期间就接触ACCA的同学们说些心里话。 
        ACCA的考试耗时长,难度高,这意味着我们将要比其他大学生花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上。这个过程会使我们获益颇多,能学到最前沿的财经知识,英语水平也会逐渐提高。但同样地,我们能够参加学生会,课外活动和实习工作的机会就少了,也许这些恰恰会成为我们的弱点,成为我们被拒绝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想方设法地锻炼自己,无论专业学习有多忙,我们依然需要在大学教育中拓展能力并走向心智成熟。寒暑假期间如果得到了有价值的实习机会的话,哪怕是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领域,也不妨去开开眼界,在完成一个新任务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即将完成大学生活的我对后来者有三条建议:一是要积极锻炼身体,须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身体的投资是绝对不会亏本的;二是要多看各种书籍和报纸以丰富自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三是要学会减压,培养兴趣爱好。有位老师对我说过,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苦中做乐。我平时喜欢在图书馆自习,一来那里氛围很好,二来累了可以看看各种“闲书”。图书馆是校园里的免费宝藏,我有时看到好的资讯也会记在本子上,如获至宝。说起减压,其实静不如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能约上三五好友打打球散散步,实为乐事。 
         最后,祝愿所有人在成长和学习的路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想了解更多ACCA的考试相关请关注我们ACCA人才网可点击初识ACCA考试,了解ACCA免考政策




ACCA免费学员服务:

  >>>【ACCA学期效果评估】评估一下自己现阶段是否适合报考ACCA?

  >>>【ACCA考试相关信息查询】ACCA免考政策、教材购买注意事项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在这里申请查询。

  >>>【ACCA免费代理注册报名】想要报考ACCA,但不清楚ACCA报名流程?点击这里申请免费代注册。

  >>>【ACCA机考中心信息查询】查询一下自己所在地区周边是否设有ACCA考试中心?(支持海外地区查询)

  >>>【快速上手ACCA的资料领取】做个小测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您的困惑,更可获取一份ACCA资料!

 

ACCA报名,ACCA报名时间,ACCA报名入口,ACCA报名条件,高顿ACCA报名[XML Map] [HTML Map] 备案: 站长QQ:656542404